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清廉济院建设巡礼丨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筑牢“廉”根基,激活“廉”动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5-10-17浏览次数:

筑牢“廉”根基,激活“廉”动力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 马新蕾

“业兴于风清,事成于气正”。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清廉根基,涵养清风正气,落实“清廉济院”建设工作指引要求,一年来,推动正风肃纪向纵深发展,学院廉洁文化建设得到有效提升。

一、涵育清廉党风,筑牢思想根基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举办干部专题读书班、开展3次专题学习,党委班子成员、支部书记7人讲党课8次,带领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召开“清廉济院”建设推进会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讨会,党委书记面向全体教工作《意识形态领域和廉政建设风险点提示与防范》专题报告。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剖析近年来学校发生的典型廉洁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强化纪法观念和规矩意识。

二、强化基层治理,紧盯关键环节

以校内巡察整改为契机,规范实施“党政联席会”,对“三重一大”事项做到充分研究、集体决策。院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紧盯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人才引进、招标采购、公务接待、公务出行、专家费发放、党团组织发展、奖助学金评定、学生干部选拔、学生综合测评、教师毕业论文和实习指导等具有廉政风险、备受师生关注的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加强监督,落实学校政策要求,保障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正合理。

三、培养廉洁师风,严肃学术环境

推动党建与师德建设融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师德师风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宣传表彰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名师先进事迹,赴中国教师博物馆所进行实践教育,在人才引进、评优考核中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开展学术诚信专题培训,组织教师签订学术诚信承诺书,邀请中科院院士、国家杰青来校做学术报告,引导师生恪守学术道德、严守学术规范,对论文抄袭、数据造假,考试作弊行为零容忍,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四、注重以廉育人,培育廉洁文化

坚持将廉洁教育作为学生骨干和先进分子的“必修课”,在“青马工程”和入党入团积极分子培训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党的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共青团纪律处分条例纳入培训计划,通过案例教学,强化学员对“廉洁是政治生命线”的认同。要求团员青年从踏入组织的第一步就系好“廉洁扣子”。本年度,学院累计将廉洁教育嵌入各类培训、党课、团课4场次,覆盖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学生干部及积极分子近300人次,有效夯实了学生骨干队伍的廉洁根基。

举办系列廉洁主题活动,让廉洁教育面向全体师生可感可触、入脑入心。举办“弘扬廉洁精神,共建清廉济院”党员进班级主题宣讲;组织为期两个月的“学勤知廉”廉洁知识问答和廉洁故事答题活动,开展“话廉修德”征文和“绘廉铸魂”创意征集活动,累计参与近500人次。向学校纪委报送作品20余份,300余人在答题活动中获得廉洁教育证书。举办诚信主题班会“感恩·资助”系列活动,增强廉洁诚信意识,带动形成良好学风班风。

五、强化监督评价,回应师生关切

坚持党务院务公开,注重发挥纪检委员、教代会代表、学生会干部的监督职能,开设学院廉洁信箱,自觉接受监督;领导班子主动深入教学、科研管理一线和学生宿舍,了解师生诉求,回应师生关切;组织新进教师座谈会、师生面对面学风建设座谈会、教育教学小纸条意见征集活动,畅通监督反馈渠道。

六、“清廉济院”建设体会

1.抓清廉必须抓关键。抓关键少数,抓关键岗位,抓关键环节。这里的关键少数指的是学院班子成员,院党委书记要坚决扛起第一人责任责任、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做到守土有责;关键岗位是科级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实验中心主任。关键环节是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廉政风险点的环节,要确保人和事依规履行程序,过程公开透明,结果经得起检验。

2.抓清廉必须融业务。把廉洁要求嵌入教学科研、师德建设、人才评价、学生管理、产学研融合全过程,防止“两张皮”。

3.抓清廉必须重文化。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廉洁故事,才能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的转变。

4.抓清廉必须强服务。要畅通监督渠道,关注师生利益,主动回应师生诉求,主动邀请师生参与关键环节,以清廉赢得师生信任,以服务传播清廉能量。

对标清廉济院建设的要求和师生的期待,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廉洁教育形式不够多样,廉洁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缺少系统谋划,工作特色凝练、品牌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会议为契机加强学习,落实好会议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补足短板,切实将“清廉济院”建设走深走实,将廉洁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让清廉之风浸润师生,激活学校高质量发展“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