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谈古说今话廉政之监察史话

信息来源: 三湘风纪网 发布日期: 2018-11-09浏览次数:

(一)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监察制度是反腐倡廉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设计,对于维护政治秩序的运行、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阶级关系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特别是各历史朝代政治文明的传承延续,与监察制度的形成与完善密不可分。从今天开始,在《谈古说今话廉政》中,我将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

小天: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因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发展道路不一样,政权组织形式不一样,阶级利益不一样,监察制度的形式也各有差异。在迄今为止的阶级社会里,任何时期,国家公共权力行使都出现过失职、渎职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但是,腐败的出现以及对腐败现象的惩处并不意味着监察制度的产生。

晨光:那到底什么时候出现了监察制度呢?今天咱们首先就来说一说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

小天:大约从公元前100多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历史的原始社会时期。那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没有国家和官吏的社会。那个时候各氏族和部落在处理内部事务、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时不是以暴力和强制作为手段,而是通过广泛的社会舆论达到强有力的约束,形成有效的监督,包括那个时候的氏族首领也要受到这个舆论的监督。

晨光:仅仅依靠舆论?能够起到有效的监督效果吗?

小天:这种制约的方式和措施尽管在形式上是简单、原始的,但却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监察职能最早的体现,而且作用十分的重要。

晨光:何以见得?

小天:原始社会的氏族首领是十分注意听取氏族成员意见的。史书就记载,黄帝(我们这里讲的不是后来的“皇上”的那个“皇帝”,而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轩辕氏),他就曾设立“明台”作为听政和征求意见的地方;尧也设立了“衢室”听取民意;舜则是鼓励人们在旌旗下发表议论;大禹则是在朝堂之前设立了一面鼓,便于百姓击鼓谏言......

晨光:原始社会的氏族首领是高度重视舆论和民意的啊!

小天: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意是执政之基啊!在这里我还要特别说一个词“诽谤”。现在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以不实之辞诋毁他人。但是在先秦的时候,这个词的意思与今天完全不同。在先秦的时候,“诽”就是微言,也就是私下议论或者讥讽;“谤”就是直言进谏。诽谤在先秦的时候是进行舆论监督。而且氏族首领都会自觉接受众人的批评和建议,自觉地接受舆论监督。你看,咱们现在看到的北京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就是原始社会时期的诽谤木演变而来的。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那个时候,人们在交通要道上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后来的邮亭、传舍也用它作为标识,它的名字叫作"桓(齐桓公的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读成了"华表"。在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它又叫"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就是现代的提意见,所以它又具有现代"意见箱"的作用。

晨光:那为什么古代封建统治者要把华表放在天安门前呢?

小天: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上是刻有石犼的(读hǒu,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北方吃人的神兽)。而在古老的传说中,人们把宫前的石犼叫做【望君归】,意思就是盼望皇帝外出游玩不要久久不归,应快回宫料理国事。面向宫内的石犼则叫【望君出】,劝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宫里寻欢作乐,应常到宫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难。你看不论是“诽谤木”还是“华表”都是要起到一个劝谏的作用。

晨光:又学到一个冷知识啊。咱们言归正传,应该说原始社会这种依靠舆论监督的监察方式主要还是依靠氏族首领的自觉。那么,万一出现了品行德行不那么好的首领,是很难有制度和法律对他进行制约。

小天:虽然这种监察方式比较简单,先民们还是很重视舆论的力量的。原始社会还没有广泛传播的文字,于是口语就成了主要的传播媒介。为了便于传播,当时人们就常常把自己的欢快或者不满编成歌谣,一传十,十传百。这些歌谣就直接的反映民情民意。氏族首领还经常派人到各部落采集民间歌谣,听取群众呼声,研究社会舆论。后来到了夏代,就开始设置一个专门的官吏——“遒人”,来负责搜集百姓对政事的呼声和意见了。

晨光: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统一的中央集权,缺乏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化管理队伍,因此有朦胧的大众监督而无行政监察,有道德劝谏而无制度监督措施,这监察方式还是非常粗疏的。不过那时的先民的思想确实还是比较简单、质朴的,相对应的监察方式也还是自动、自发,便于操作的。那么发展到奴隶制社会后,古代的监察方式又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呢?下期节目我们继续聊《监察史话》。

 

(二)先秦时期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今天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咱们要来说先秦时期的监察了。从夏代开始,已经是有国家的概念了。而有了国家的概念之后,古人的具体监察手段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小天:法律是监察实施的准则和保证。即使是在夏代和商代这样的古代国家机器的初创期,也已经以法律的形式出现了对官吏进行约束和限制的严厉规定。《尚书.尧典》就记载了“鞭作官刑”,也就是说“惩戒官吏的刑罚之一,就有鞭刑”。而夏代的《正典》中也有记录:要求官吏执行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命令或制度,否则杀无赦!这就类似现代行政法规的条文。

晨光:不过,这些律法都是严苛酷刑啊,动不动就是鞭刑、砍头。而且对官员违法的具体形式的定义也比较宽泛。

小天:是的。时代总是在进步的,法律也是在不断完善的。到了商代,法律条文的规定就更加详细了,对于不法官吏的惩治也就更加严厉。

晨光:怎么个严厉法呢?

小天:我们现在不是说“反四风”吗?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商代就已经制定了惩治“三风”和“十愆(qiān)”的严厉律法。

晨光:“反四风”我们知道。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那么商代的惩治“三风”和“十愆”指的是什么呢?

小天:“三风”指的是官员的“巫风、淫风、乱风”,“十愆(qiān)”指的就是官员不计时间、地点去进行歌舞娱乐、贪财好色、轻侮圣人言论、拒绝正直劝谏、疏远德高望重的长者、结交顽劣之徒等。惩治“三风”和“十愆”的目的就是要使官员对于自己的职位有敬畏之心。

晨光:那对于上述的“三风”和“十愆”,商代的惩罚措施又是怎样的呢?

小天:要受到“墨刑”的惩处,也就是要在违规的官员脸上刺字,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不过,夏商时期针对官吏的法律更多的还是不成文的王命。那时王命就是法律。但不论是成文还是不成文的法令,无疑对这个时期的各级官吏都起到了法制监察的作用。

晨光:看来,这个时期,“人治”的成分还是很大的。

小天:所以古代都期望明君的出现。除了之前我们说到的律法之外,这个时期也是有古代“巡视”制度的。那个时候叫巡狩(“巡察”的“巡”,“狩猎”的“狩”),国君会定期地亲自前往各地巡视,监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另外,那时还有“朝觐”制度,也就是各地官吏要到都城来朝见国君,要向国君“述职”。比如,到了周朝的时候,各诸侯国诸侯就要定期朝觐周天子。

晨光:那么周天子又由谁来监督呢?

小天: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之前也说过了,古代“人治”的成分相对更大一些,君王本身的品德操守就很重要了。从周朝开始还有一个制度叫做“谥(shì)法”评功过,这个“谥”就是古代君王死后都有一个谥号的那个“谥”。也就是每个君王驾崩之后,都要由群臣集体评议他一生的功过,然后根据评议结果,当众宣布一个谥号,这个谥号就是对死者一生的功过评价了。

晨光:这人都死了,还会在乎这一个死了之后的谥号吗?

小天:不要小看这个谥号。他对死者作用虽然不大,但是对于以后的君主来说无疑是一种警醒。我们都知道在周朝有个暴虐成性又不准百姓议论的周厉王,还有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一个是暴君、一个是昏君。“厉”和“幽”就分别是这两人的谥号了。“厉”在谥号中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而“幽”在谥号中的意思就是“扰乱正常秩序”、“残暴不讲道义”、“淫乱灭国”。这些谥号都很凝练地评价了已故君王。谥号可以让君王美名天下,也可以让君王遗臭万年。

晨光:咱们说了这么多,那么先秦时期有没有专门监督官吏的官职出现呢?

小天:有!史官、大宰、小宰、御史,都是那个时候有监察权力的官员。但我们要特别说一下御史。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御史负责有掌管文书和档案的职责。

晨光:这就是一个书记员嘛。怎么来监督官吏呢?

小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御史虽仍旧负责记言记事,但是检察职能比以前加强了。主要体现在“御史随王监察大臣”,以及“御史奉命去郡县监察地方官员”。《史记.滑稽列传》就记载了一件这样的事:齐威王在后宫摆酒,宴请淳于髡(kūn)。齐威王就问淳于髡:“先生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回答:“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斗和石都是古代度量衡,十斗为一石)齐威王就不理解了:“喝一斗就醉,如何谈得上喝一石呢?真是闻所未闻!”淳于髡就说:“大王虽然赐酒,但是御史就站在后面,我不敢进行,所以喝一斗酒就醉了。”

晨光:有意思,这淳于髡是有一石酒的酒量的,但有御史在场,他感到害怕,不敢开怀畅饮,唯恐酒后失礼,受到弹劾。因此只能小酌之后以不胜酒力为由,辞谢齐威王的赐酒。一石是真醉,一斗是假醉。

小天:没错!这段记述就表明了,随侍国王左右的御史明显是附有监察的职责的。

晨光:中国古代在先秦时期不仅初步形成了国家,而且出现了监察活动,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中的一大进步。不过这一时期对官吏的监督还只能称之为监察活动或者行为。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始设置司职监察的御史,制定了相关成文的法规,监察官吏才开始自成体系。而这一切都为秦汉监察制度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基础。那么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又是怎样的呢?下期节目咱们接着聊《监察史话》。

 

(三)秦代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继续跟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要聊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集权国家——秦朝的监察制度。

小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行使中央集权,立即着手将政治、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监察等各种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之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晨光:全国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秦始皇也不轻松啊。

小天:是的。如果不辅以其他有力的政治措施,对于各级官吏进行有效的监督,就会直接影响到专制皇权的巩固。

晨光:那么,秦朝在监察方面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小天:在秦朝出现了专职的监察机构和专职的监察官员。秦朝的中央监察机构叫做御史大夫府,简称御史府。御史大夫是御史府的首长,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等官职。

晨光:那么,御史大夫的权力有多大呢?

小天:秦朝主要以三公九卿制为主,其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是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负责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百官惧怕称之为“风霜之吏”。御史大夫实际级别相当于当时的副丞相,职位高,权力大。秦朝的御史大夫既要辅佐丞相总理国务,又要掌管天下文书,还要参与朝议、商处政事;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职责——执掌监察、典正法度、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官吏。不过,御史大夫首要任务还是辅佐丞相,实际的监察任务是由御史中丞和侍御史承担的。其中,御史中丞不仅可以监察百官公卿,还有权对皇室成员进行监察。

晨光:那么秦朝又是如何对各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的呢?

小天:我们知道秦始皇加强对地方及地方官员控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郡县制。每个郡除了设郡守、郡尉等行政、军事官员之外,还设有郡监,郡监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县级官员进行监察。而在中央,则设有专门负责监督的官员——监御史。监御史又被叫做“监公”(监察的监,王公贵族的公),他不属于地方官,直接受御史中丞的指挥和管辖。那个时候,监御史以监督地方官员为主职,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领兵作战、负责开凿水渠,以及向朝廷推荐人才。

晨光:这在秦朝可是“全能型”官职啊。

小天:的确。监御史拥有行政、军事、监察各方面权力,特别是他们的专职监察权,足以说明在秦朝监御史的权力相当之大。

晨光:在秦朝的政治制度中出现的监御史这样一个代表中央、专门负责监察的专职官吏,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样一来,监察权就从位居副丞相高位的御史大夫手中分离出来了,而且还形成了独立的、逐级监察的系统。这在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秦朝对官吏的约束很严,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规包括《为吏之道》等,突出规定了对官吏经管物资财产的法律监督,以杜绝贪污。比如说,如果挪用公款,则以盗窃论罪。如果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的价值,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秦简·法律答问》中还明确规定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或法律要求做而不做的,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这些也成了后代历朝的反腐立法的榜样。

小天:是的。虽然秦朝立国时间很短,监察系统还是比较完整的,律法也比之前清晰了不少。只不过呢......

晨光:怎么呢?

小天:秦朝的监察制度对君王的监察还不够。我们知道从先秦开始我国古代监察的对象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文武百官,还有就是帝王。先秦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设置了“言谏官”,“言谏官”是可以对君王提意见的。但是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严厉的专制主义集权统治。言谏官对皇帝的言行和政策措施很难做到直言不讳,往往是忠言尚未出口,脑袋早已搬家。

晨光:那这样的话,这“言谏官”就有名无实了。在秦朝,一切言路都被阻塞,难怪秦朝的皇帝会成为完全不受监督的专横的统治者。

小天:是的。秦始皇虽然专横,但还算有雄才韬略。而后来的秦二世胡亥则完全是任用宦官、亲近小人,政治昏暗,最后被农民大起义推翻。

晨光: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里,感谢小天的做客。

 

(四)汉代的部刺史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今天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汉代的监察。

小天:到了汉代,我们要首先特别说到一件事:在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刘彻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大区,称为十三刺史部。其中十一个部沿用《尚书.禹贡》、《周礼.职方》中的州名,每州设部刺史一人。

晨光:这个官职为什么要叫刺史呢?

小天:汉文帝曾经下令要丞相派人去巡视各地,监察地方官吏和监郡御史。当时,由朝廷派员到地方对身负监察职责的监郡御史进行再监察的做法,就叫做“出刺”(出现的出,刺刀的刺)。“刺”原来的意思是“直接伤害”和“杀掉”的意思,后来就引申为了“探查讯问”的意思。刺史官位不高,每年只有六百石的俸禄,属于中级官吏。

晨光:这样的中级官吏在监察方面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小天:别看他们官职不算大,权力却很大,可以代表朝廷监察地方上年俸两千石的大官乃至封国的诸侯王,那可是有钦差大臣的气势的。

晨光:以低级官员来监察高级官员。那汉武帝是怎么考虑的呢?

小天: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发现当时吏治腐败和豪强地主势力有恶性发展的趋势。为了整饬吏治,汉武帝开始亲自巡行各郡国。发现郡守严重失职,而监御史既不能有效地对地方进行监察,又没有及时向朝廷奏报。(在这里要说明一下,上一集节目中我们说到了监御史是秦代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而在汉武帝以前,汉代的地方监察制度基本上都沿袭了秦代的。)作为政治强人,汉武帝发现了这其中有很大的弊端。改革和完善地方监察制度,加强朝廷对地方郡国的监察,是势在必行了。

晨光:看来汉武帝还是很有政治远见的,他具体又是怎么操作的?

小天:汉武帝亲自制定了《六条问事》,这是一部专门颁发给刺史的地方监察法规,严格规定了刺史行使监察权的职权范围是:抑制豪强土地兼并,打击贪官污吏违法,监察用人制度,反对官宦子弟横行霸道、仗势欺人,严防官商勾结等等。

晨光:那么,部刺史制度具体又是怎么运作呢?

小天:十三州部刺史都隶属于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府,由御史中丞负责督管,在地方上设立固定的办公官署。依据《六条问事》,刺史通过巡行所属部域,考核官员政绩,提拔、检举揭发或黜责官员。

晨光:这相当于是古代派驻机构的一种巡视形式了。

小天:刺史的巡行在那时叫做“行部”(行走的行,部门的部,你可以理解为到各部门都走一走、看一看)。刺史在“行部”时,还要监察郡守和诸侯王有没有违法行为,同时要考察他们所辖郡国内的政绩,包括农业生产、百姓生计、社会治安各方面;而且,郡国的司法刑讯之类的事物,也在刺史的监察范围内。如果发现冤假错案,刺史有权责令郡守复审纠正。

晨光:总结一下,刺史有三个特点:第一,职位不高、但权力不小。刺史由皇帝钦定任命,自成系统,不受地方管辖和干涉,有事可以直接面奏皇帝;第二,刺史不用本地人,更有利于异地执法;第三,刺史一年一任,不得常年连任,更不是终身制。这个制度设计,汉武帝能想出来,也真是构思精巧啊。

小天:不过,好的制度贵在持之以恒。中途变卦就不好了。到了汉成帝、汉哀帝时,朝廷上下围绕刺史的名称和级别待遇展开了激烈争论,这种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直接导致刺史、州牧这两个名称屡次交替变更,严重影响了西汉末年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常发展,刺史的监察职能也开始迅速蜕变。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刺史部的监察性质向行政区划转化。到东汉末年汉灵帝中平五年时,也就是公元188年,还出现了官居九卿的朝廷重臣出任州牧的情况,集一州的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甚至有不少人还被封侯拜将。

晨光:那这样一来,不论是刺史还是州牧,都已经完全失去了监察地方的职能,演变成拥兵自重、独霸一方的地方割据势力啊。

小天:可不是嘛,汉代刺史职能和性质的演变不仅削弱了朝廷对地方的监察能力,改变了国家机构的结构,而且也揭开了汉末军阀割据、相互争斗的序幕,最后直接导致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分裂。

晨光:以史明鉴!正确、完善、专职的监察制度顶层设计对一个国家太重要了。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里,感谢小天的做客。

 

(五)三国时期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今天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要说到三国时期了,那可是一个战乱年代。

小天:是的,从东汉末年起,各地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厮杀、火并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鼎立对峙。此后,曹操之子曹丕、刘备、孙权相继建立了魏、蜀、吴三国。

晨光:军阀割据,三国鼎立,监察制度一定也会发生新变化。

小天:是的。我们来讲一讲曹魏的情况。从三国时期的古书《魏略》记载的一个宫廷故事中可以看出,到了这个时候,原有的监察制度已经日渐衰微。说魏文帝曹丕看到一位帽子上插着笔的官员端坐在大殿一侧,不知道他是什么官,主管什么事。魏文帝就问周围的人,周围的人也不知道。只有侍中辛毗还能答得上来。他说,这是一位御史,把笔插在帽子上,是为了随时记录并劾奏官员们的不法言行。现在他正在大殿上值班,把笔插在帽子上准备记事。

晨光:如此重要的官职皇帝居然都不知道?

小天:是的。通过这件事我们不仅看到了皇帝的昏庸无知,而且也知道了那位把笔插在帽子上、煞有介事的端坐在大殿上的御史官,其实就是一个摆设。以至于后来,魏明帝时期担任散骑黄门侍郎的杜恕向魏明帝指出:“不法官吏为非作歹,震动京城,公卿大臣竟无人过问。自陛下登基以来,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哪有一个敢于依法惩奸肃贪,维护法律的尊严的?!”杜恕的话切中时弊,道出了当时以御史台为主的曹魏监察机构软弱无力的实情。

晨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天:这有一部分原因要算到魏文帝的爸爸曹操身上。在东汉建安时期,当时诸侯征战还处于相持阶段,局势不明,胜负难料。为了防止军心、民心躁动,当时实际掌权的曹操在丞相府内有一个庞大的办事机构,这个机构中有很多部门已经取代了东汉朝廷相应机构的职能。其中就有校事与刺奸这两个的职位,以加强对部下的监督和控制,而这就直接使得东汉的御史台的作用逐渐削弱。

晨光:校事?刺奸?这名字很特别啊!

小天:是的,校对的校,事情的事,校事。刺刀的刺,奸细的奸,刺奸。校字有“校正、检阅”的意思。刺有“刺杀、伤害”的意思。这两个职位名称本身是有“校正事务,刺伤奸佞”的意思。

晨光:那曹操为什么要另搞一套监察系统呢?

小天:首先,曹操当然是有他自身的个人政治考虑的。另一方面,我们知道监察机构是国家机器自我调节的一部分,职责是打击危害国家利益的官吏,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在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是门阀世族,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吏大多是由出身门阀氏族的人担任。但是这些人出于自身利益原因,是难以担任校事、刺奸这样的重任的。于是,曹操就起用了出身寒微、地位低下的人出任此职。

晨光:那这样的话,校事、刺奸势必就会遭到门阀世族官僚的强烈反对。

小天:没错!再加上在曹魏末年,有些校事、刺奸利用职权,挟私报复,贪污受贿,作威作福,被世族官僚抓住了把柄,使得校事制度最终被废除。但是,校事、刺奸在曹魏时期维持了半个世纪,对于曹魏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晨光:那当时蜀国的情况怎么样呢?

小天:蜀国也设有御史台行使监察职能。因为开国皇帝刘备是汉室宗亲,以匡扶汉室为基本国策,官职机构和官职设置大致都依照了东汉的制度。但是史书中对于蜀国御史台的情况和其在监察方面的事迹几乎没有记载,所以很难对它有详细了解。但这同时也说明,蜀国的御史台恐怕一直就没有真正发挥它应有的监察作用。

晨光:那咱们再说说吴国吧。

小天:吴国的御史台及其官职设置基本也继承了汉制,而且孙吴和曹魏一样,在孙权正式称帝的时候也设置了校事来主持监察。不过,东吴的校事隶属于中书(中央的中,书籍的书),又叫做“中书典校”。中书是朝廷的机要部门,与皇帝的关系十分密切,权力很大。而附属于中书的校事是可以监察高级文武官员的,甚至可以弹劾、拘押宰相。孙吴的校事同样也遭到了江南门阀世族的猛烈攻击。最终,在孙权死后,权臣诸葛恪就取消了校事制度。

晨光:看来,魏、蜀、吴三国的监察系统在当年基本都处于衰微的状态。而校事、刺奸的出现对于改变这一现象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三国时期,当世家大族与校事、刺奸的矛盾无法调和时,皇权只能以牺牲监察制度来换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里,感谢小天的做客。

 

(六)晋代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今天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要说一说晋代的监察了。

小天:我们知道晋代分为西晋和东晋。两晋的监察制度基本也是沿袭汉制,但是有一定发展。

晨光:具体怎么发展?

小天:御史中丞仍然是两晋时期御史台的最高长官。这个时期,御史台扩分为十四曹(曹操的曹),以这十四曹来监控各个要害部门。

晨光:除了机构编制有调整,具体监察手段上有什么创新吗?

小天:有!御史中丞的权力扩大了。

晨光:何以见得呢?

小天:这还得从一个“破界”的事件说起。这里的“界”指的是行马以内的界限。行马以内是宫廷、官府和大官僚私宅范围。西晋初年的法令就明确规定,御史中丞的监察范围在行马以内,而行马以外则属于司隶校尉的监察区域,两大监察机构的监察职权和范围是非常明晰的。

晨光:这“破界”就是把这个明晰的界限给打破了。

小天:是的。在西晋元康年间朝廷发生了一场争执。司隶校尉傅咸上表弹劾尚书左仆射[púyè]王戎和尚书郎李重。但是,尚书台的官员属于行马内的范围,按规定应归御史中丞来纠劾,所以,御史中丞解(xiè)应就认为傅咸越权了,于是上表要弹劾傅咸,奏请将傅咸免职。

晨光:如果按照当时的职权界限规定,这确实有“越俎代庖”之嫌。

小天:但是傅咸反驳说:“行马内外的各级官员都在百官之列,御史中丞既然可以督查百官,又有什么必要区分内外?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可以监察皇太子以下的文武百官,就是可以共同监察内、外官员。行马内外分开监察的规定是不合理的。”争来争去,最后,晋惠帝接受了傅咸的意见,允许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共同监察行马内外的文武百官。

晨光:这“界”就这么给破了。晋代的监察还有什么新气象吗?

小天:晋代初期有规定,司法、监察部门“不得纠尚书”。这种规定在晋惠帝时期也被打破了,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纠公”(纠察的纠,公卿的公。),也就是说监察、司法机构开始有权依法对包括尚书在内的公辅高级官员进行纠察和惩治。

晨光:什么是公辅高级官员啊?

小天:你可以理解为皇太子和皇太子以下的文武百官。

晨光:既然皇太子都在接受纠察之列,那么尚书接受监察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小天:没错!对于“纠公”的做法,晋惠帝同样表示了支持。以至于后来,刘暾(tūn)出任御史中丞的时候,就毫不客气地奏请罢免了十几个犯法的尚书仆射[púyè],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晨光:看来朝廷对于尚书的监察是很重视的。

小天:那是自然。那个时候,尚书台实际成为了中央权力的汇总,可以说谁掌握了尚书台,谁就成为了实际的当权者。这种情况下,对尚书台的各级官吏进行监察的必要性就随之提高。而且从西晋开始,尚书左丞也承担起了监督、弹劾包括尚书令、尚书仆射在内的官员的职责。

晨光:那之前我们说到的司隶校尉这个监察系统最后怎么样了?

小天:这个监察系统在西晋时是一直有的,但是到了东晋,随着御史中丞职权的不断加强、监察范围的不断扩大,司隶校尉和御史中丞在行使职权时常常发生冲突,影响了各自监察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治标又治本,东晋朝廷最后下决心撤销了司隶校尉,将其监察权合并到御史台,从而实现了当时中央监察机构的初步统一。

晨光:这么看来,晋代还是有不少好的监察创新和改良举措的。

小天: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做法值得后世警惕——比如“风闻弹奏”。这是从晋代开始的一种对官吏的弹劾、监察方式,说的是监察官可以仅仅依据传闻,而不必获得真凭实据,也不必提供确凿证据,就可以奏请弹劾被他认为“犯法”的官员。而且一般御史在“风闻弹奏”时,可以不事先报告御史台长官而直接向皇帝奏请弹劾,奏疏上还可以不写奏事者的姓名。

晨光:匿名、不求证据?!如此一来岂不是会给某些人滥用职权、诬陷他人和打击报复提供机会吗?

小天:这个举措的确使得中央和地方的文武百官受到了极大威胁。但这个制度从晋代开始到隋唐不改,到宋代发展到了高峰,一直沿袭到明清,可以说给国家正常的工作秩序带来了很大的混乱。而且,晋代是门阀制度世家大族发展的鼎盛时期,晋王朝的基本国策是宽容世家大族。从属于这一基本国策并且根植于门阀制度和世家大族土壤中的监察制度,也就必然是软弱无力,甚至是形同虚设的。

晨光: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里,也感谢小天的做客。

 

(七)南北朝时期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今天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要来谈南北朝时期的监察了。

小天:从东晋永初元年(也就是公元420年)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这期间,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

晨光:这一时期政治局面还是比较复杂的。

小天:首先咱们来说南朝,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存续了169年。南朝的监察制度在某些方面比晋代有所发展,但总体来说,衰微和削弱的趋势还是很明显的。

晨光: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天:在齐建武元年(公元494年),齐明帝萧鸾曾经对尚书左丞兼御史中丞江淹说:“你现在是御史中丞,足以震慑百官”,同时又说:“从刘裕建立宋(公元420年)到齐建武元年的七十多年里,一直没有出现过严明的御史中丞,而你江淹是唯一的一个。”

晨光:从齐明帝的这两句话可以听得出来当时的法制、吏治和监察制度日趋松弛,同时皇帝又希望依仗执法严明的监查官吏整顿吏治、整肃百官的心态啊。

小天:晨光你讲的很对。南朝的监察制度就是在这种希望与现实的矛盾中,艰难挣扎,曲折发展着。

晨光:那么当时的执政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呢?

小天:我们就挑一个有代表性的措施来说吧——“王侯折节奉典签”。

晨光:比较拗口啊。

小天:你可以理解为要降低王侯的地位,尊奉典签(字典的典,抽签的签)。核心就是,南朝皇帝不但依靠新崛起的寒门势力控制中央政权,还要利用寒门势力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由于吸取了东晋政权因为世家大族势力太大而大权旁落的教训,所以南朝的皇帝就有意识地把地方军政大权交给皇子诸王掌握,让他们出任各州刺史。宋、齐时期,由于到地方任职的皇子诸王大都比较年幼,皇帝就派随侍自己身边的寒门出身的亲信担任“典签”。

晨光:这“典签”要干些什么呢?

小天:跟随诸王到地方任职、协助或代替年幼的诸王处理地方军政事务,甚至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但其实,典签最重要的责任是必须随时随地把诸王、刺史的言行及时上报皇帝。发展到后来,即使年长的皇子诸王到地方任职,也都要受到典签的监控。这样一来,典签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南朝宋、齐、梁三代特有的地方监察官。

晨光:看来南朝的皇帝深知监察制度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他们还是想要改变两晋以来的监察制度日益衰落的局面的。但是在南朝这样一个世家大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对面种种痼疾,即使是励精图治的皇帝也无回天之术。小天,北朝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

小天:北朝时间跨度长达近2个世纪,政权更迭也很复杂,我们就说说北魏孝文帝改革吧。首先他下令撤销候官曹。这是北魏原来的监察机构,但机构臃肿,反而造成了候官之害。第二个措施就是恢复了御史台,核定御史台各级官吏的品级序列。北魏御史台的长官是御史中尉,主持中央到地方的全部监察工作。这也是北魏从旧的监察制度向新的监察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晨光:这乱世改革肯定不会顺利。

小天:是的。在孝文帝的支持下,御史台不徇私情,严明执法,打击了目无法纪的鲜卑和汉人权贵、官僚,维护了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但是也触怒了势力仍很强大的鲜卑旧贵族和北方汉人世家大族。公元498年,当孝文帝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南朝的时候,留守京城洛阳的鲜卑和汉人权贵联合起来,向重新建立不久的御史台发动了清剿,首先遭殃的就是御史中尉李彪。

晨光:我没有听错吧?居然有人敢清剿监察机构?

小天:御史中尉李彪出身寒门,在得到了北方高门大族的重要代表人物李冲的提携后,仕途才开始一帆风顺。李彪执法很严格,得到了孝文帝赏识。这样一来,作为世家大族代表的李冲就对李彪打击不法权贵的举动产生了反感,两个人的关系也迅速恶化。

在孝文帝御驾亲征之际,李冲就趁机就把李彪拘捕了。面对强大的权贵势力,孝文帝虽然救了李彪一命,但不得不对他罢官除名。而李冲也没有善罢甘休,他逮捕了所有御史,将他们绑起来,用污泥涂面、游街。

晨光:哎呀,这样一来,李彪在政治舞台上的沉沦,实际上不仅关系到李彪本人的仕途,也是给北魏后期的监察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啊。

小天:的确,到北魏孝庄帝的时候,贪腐之风愈演愈烈。吏治的严重腐败,终于导致了北魏衰落、分裂、灭亡。

晨光: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里,感谢小天的做客。

(八)隋代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今天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要来说说隋代的监察

小天:公元581年,北周权臣隋王杨坚废掉了北周静帝宇文阐,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建立了隋王朝。随着朝代的更迭,隋代的监察制度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动。

晨光:这时的监察机构架构是怎样的?

小天:隋代最主要的监察机构还是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御史台的长官,是专职的国家最高监察官。同时还创设了“司隶台”,主管地方监察事务机构,专职监察,监察官的主体是刺史,总共14个人,正六品,每年定期分赴各地巡查,二月份出发,十月回到京城,向皇帝汇报。司隶台还设有诸郡从事40人,协助刺史巡察。

晨光:小天,隋代有没有对监察行为进行成文的明确规范呢?

小天:有。隋代有一套“巡察六条”的规范性文件,司隶台要依据六方面内容进行监察活动。包括:一察有品级官员的理政能力;二察为官者是否贪腐、是否有失职渎职;三察豪强奸猾之人侵害底层百姓,以及田地住宅超标准、官司不断的官员;四察遇到水旱虫灾不向上级真实汇报、乱征徭役和没有灾祸又不及时征缴赋税的官员;五察对自己单位内的盗贼不能完全驱赶、隐瞒情况而不向上级汇报的官员;六察官员的德行孝悌,还有就是发现了优秀人才和优秀品行的人而不向上级推荐报告的官员。

晨光:这个“巡察六条”挺有特点。首先就不准大地主豪强超标准占田占房,也不允许地方官依附土地豪强,并且把官员的行政办事能力和廉洁爱民放在首位。另外,咱们也可以听得出来隋代监察官的权力更大了、监察范围更广了。

小天:是的。隋代的“巡察六条”在我国古代监察法规的发展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源于汉代“六条问事”,但又有所发展,为隋代之后的唐代制定“六条察法”提供了蓝本。另外,隋代还设置了一个叫做“谒者台”的专门机构,拜谒的“谒”。

晨光:这个谒者台要负责什么呢?

小天:“谒”这个字有陈述、说明、告发的意思,所以“谒者台”就有向下传达使命,向上引荐臣僚的作用。同时执掌出使慰问、持节授官、受理复议冤案等事宜,也具备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的职能。

晨光:那不就是和司隶台有同等作用的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机关了吗?

小天:没错!这个机构的设置,使得秦汉以来各种临时的遣使巡察地方的做法进一步制度化了。谒者台的长官叫做谒者大夫。这个机构的官员大部分是专职的,是可以代表皇帝定期或者不定期出使巡视,监察地方的。

晨光:对了,小天,我听说,谏官言谏系统在隋朝监察制度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你能不能也和我们说一说?

小天:这个是要好好说说。但我不是要说谏官向皇帝谏言,而是要说对利用职权,徇私枉法,搞权钱交易,索贿受贿的谏官,只要有人揭发,情况属实,就会及时地将其绳之以法,毫不留情,哪怕他是皇帝的亲信。《隋书》卷56《杨汪传》就记载了一个典型案例:隋文帝杨坚对谏议大夫王达说:“卿为我寻觅一位好左丞。”王达于是找到杨汪,私下对他讲:“我会推荐你为左丞,事成之后你要以良田报答我。”杨汪把王达索贿的情况如实向隋文帝进行了奏报,王达很快就被大理寺治罪,杨汪则被任命为尚书左丞。隋文帝时代,由于政治生活较为正常,社会正气得到提倡弘扬,文帝君臣励精图治,对谏官较为重视,所以其作用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也涌现出苏威、刘行本、柳雄亮等一大批杰出的言谏官吏。

晨光:这么看来,总的来说,监察制度,在隋代,无论从机构建制、职责权限,还是从运作程序等各方面,相较之前的朝代来说,是更加完备、健全和规范了。

小天:你说的没错。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监察制度是作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而存在的,它就不能不受到大系统的制约。你看,隋文帝统治的时候,君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文帝本人虚心纳谏,支持重视监察,所以监察的作用能够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而隋炀帝统治时,就监察制度本身而言是完善的,监察官员也能尽职尽责,但由于隋炀帝本人唯我独尊,刚愎自用,不听谏言,对监察制度的纠察官邪、调节制衡作用不予重视,甚至错误理解,导致了一个个重大政策失误的发生。因此,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监察的效果虽与制度的完善和监察官员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皇帝的重视程度、个人品格与素养。

晨光: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儿,感谢小天的做客。

 

(九)唐代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今天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来说说唐代的监察。

小天:唐朝建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全盛时期。与此相适应,唐朝也逐步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监察制度,在中国封建王朝监察制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朝的中央监察机构还是御史台。唐开元年间在御史台下设置了台院(台是平台的台)、殿院(殿是宫殿的殿)、察院(察是监察的察),也就是后来所讲的“一台三院”制。

晨光:那么这个监察制度具体是怎么工作的呢?

小天:御史台的最高长官还是御史大夫,是掌管法制、利益、政绩的最高官员。唐代初年,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前,御史大夫地位显赫,权力很大,御史大夫荣登相位、直接参与朝政是经常的事情。御史台下面的台院主要负责监察、纠举中央各级官员,参与司法审判。殿院负责整肃礼仪,检查仓库以及财政收支。察院负责监察尚书省的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六部门,以及巡视地方郡县,监督地方的农业生产、钱币铸造,还要负责监军。

晨光:三院中,察院的职能范围特别广泛啊。

小天:是的。其实察院的监察御史品级序列不算高,但是监察范围很广,权力很大。甚至在司法监督方面,察院拥有监督对死刑犯行刑的权力。如果在行刑的时候,囚犯喊冤,监察御史可以下令停止行刑,将案件移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复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滥杀无辜。

晨光:据我了解,最开始,唐代对地方巡视监察是没有具体法律准则的,主要借鉴了汉代的“刺史六条问事”。后来在公元706年,唐代设置了固定的监察官——巡按使,来巡视地方、监察地方官,还出台了唐代的《巡察六条》。这个唐代《巡察六条》的监察对象比汉代、隋代的要更广泛,监察内容也更具体和明确。把惩治贪官污吏、考察官员政绩作为了总的监察原则,把官吏的品德、修养、文采,管理所治理地区的户口、赋税徭役、农业生产、库存、社会治安、司法刑事等各方面的情况作为监察主要内容。后来还设置了十五道采访使。

小天:是的,这个“采访使”中的“采访”两个字,和今天的“记者采访”的“采访”两个字,字是一样,意思可不一样。十五道采访使是监察官职,这个官职设置后,使得唐代的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官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了在行使监察权时使用的印信,可以常驻地方,成为地方上的一级监察机构。

晨光:唐代监察体系是进一步完善了,那监察官的选拔任用又是怎么进行的?

小天:这个问题问得好。在唐代的很多历史典籍中记载了担任监察官的必备条件和素质。那个时候,监察官必须具备刚直清正、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品质。很多官员就因为“指陈得失,无所回避”、“性格强直,喜欢直言”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委以御史的重任。而且,唐代监察官的考核和升迁不同于一般官吏。一般官吏需要经过四次考核才能晋升高一级的职务,而御史三次考核就可以升迁。升迁所需要的最少任职期限也比其他的官吏要短。而且,御史大夫大多晋升为宰相。在唐太宗时期的7位御史大夫当中,就有5个人晋升了宰相。

晨光:那御史大夫可以监督皇帝吗?

小天:在古代要对皇帝进行监察是非常困难的。但为了保证皇帝的言行不破坏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唐代还是设置了谏官,对皇帝的言行加以规谏。唐代谏官言事,也就是规谏和提意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廷争”,就是在朝廷上向皇帝当面直言得失;还有一个就是“上封事”,也就是书面向皇帝提意见。

晨光:那如果当面提,万一皇帝下不了台,那多没面子?

小天:是的。唐太宗就因为谏官魏征总是在上朝的时候和他争得面红耳赤而气冲冲地讲:“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晨光:真的杀了?

小天:当然没有,那是气话。后来唐太宗不但不记恨魏征,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呢”。在公元643年的时候,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难过得流着泪说:“一个人用铜做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

晨光:所以说,在古代中国,那些有作为的皇帝是很尊重和信任谏官的。在这些皇帝手下做事,谏官也才能够发挥一定作用。难怪在谏官帮助下、同时也是在各种监察制度的监督下,唐太宗顺利推行了各项政治、经济政策,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

晨光: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里,感谢小天的做客。

 

(十)宋代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今天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来说说宋代的监察。

小天:宋代的中央监察系统由御史台和谏院两部分组成(“谏”是“谏言”的“谏”)。

晨光:这么说在宋代,御史台的监察官与谏院的谏官职权是相互交叉的。

小天:是的。而且从最开始的御史台和谏院并列,逐步向御史台和谏院职权合一发展,也就是台谏合一。在宋代以前,御史和谏官是职责分明的,御史台的官员负责监察,纠察弹劾违法;谏官进谏言事,规正讽喻。到了宋代,台官(也就是御史台官员)和谏官的职责逐步交叉融合,台官可以言事规谏,谏官也有纠弹百官的职责。宋真宗天禧元年,就在御史台设置了六名言事御史,这是专职的言谏御史,这也是开了宋代“台谏合一”先河的。公元1085年,宋神宗在诏书中就更加明确地讲:“监察御史兼职言事,殿中侍御史兼职察事”(这个“察”是“监察”的“察”)。而言事主要就是监督皇帝及其决策,台官言事为御史逐步摆脱最高统治者的控制,尽可能地对皇帝进行力所能及的监督规谏提供了法律的保证。

晨光:法律规定是一方面,更重要在于执行,我看呐,监督皇帝更多的还是一个形式表态,其实就是要以此来扩大监察官们对百官的监察权力。

小天:宋代监察官员中的谏官虽然以全体官员作为监察对象,但日常监督的重点主要是宰相。监管弹奏宰相的事情,在宋代是屡见不鲜。宋仁宗时期,宰相王遂等人就受到了左司谏韩琦的弹奏而被罢官。在宋神宗时期,大家熟悉的宰相王安石因为推行变法、改革,也曾多次受到保守派谏官的弹奏。不过由于王安石的变法得到了皇帝支持,所以弹奏王安石的谏官反而遭到了贬斥。

晨光:说到底,在古代,还是皇帝意志天下第一。

小天:那是自然。因为封建皇帝的纳谏,总是以维护皇权利益为目的的。如果皇权的利益被触犯,规谏者就会受到惩处。比如,宋仁宗虽然多次鼓励谏官进谏,但是当谏官们反对他废掉郭皇后,提拔、任用宠妃张美人的爸爸张尧佐的时候,宋仁宗却将谏官贬的贬、罚的罚,根本就不听谏官们的那一套。毕竟,忠言逆耳嘛。

晨光:总之,“台谏合一”只是台官与谏官在职责权力方面的交叉重合,御史台和谏院两个机构还是没有合一的,仍然是两大独立系统。

小天:没错。不过,在宋代,统治者也认真总结了前代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监察官的具体规定。

晨光:具体管理措施有哪些呢?

小天:中旨台谏——也就是说原来在唐代由宰相选拔、任用御史、谏官的制度,到了宋代就改由皇帝亲自选任。由皇帝亲自选任的台官、谏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为宰相举荐而造成的宰相和监察官结党营私的弊病。而监州、监司等地方监察官则由吏部选任后报告皇帝批准,同样不受中央以及地方官员的干预。

晨光:还有其他的举措吗?

小天:亲属回避。

晨光:这不是早已有之吗?

小天:的确。但是“亲属回避”作为一项专门对监察官进行管理的制度,是到宋代才系统地建立起来的。根据这一原则,凡是应该回避的监察官,要主动上疏请求回避,然后由皇帝决定是调任还是继续留任。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时,他的亲家吴充正在谏院工作,吴充的女婿蔡卞当时担任侍御史。于是,吴、蔡二人都因为与王安石的亲戚关系而辞去了监察官的职务。

晨光:那怎么考核监察官呢?

小天:这个事很有意思的。在宋代有两项制度——“月课”和“辱台钱”。

晨光:什么意思呢?

小天:宋代尚书省设有都司御史一职,专门掌管御史失职的事情。朝廷明确规定,御史每月必须向主管部门汇报一次自己的工作成绩,叫做“月课”。

晨光:这还真是一个月要做一次的功课啊。

小天:还没完,如果上任后一百天内没有能够履行御史纠举弹劾的职责,那就是失职,轻者要扣罚俸禄,这个就叫做“辱台钱”。

晨光:这么来看,宋代对于监察官进行管理的各项措施,确实从制度和法律上都保证了监察系统的独立性和监察机制的有效运作,还是比较完备的。

小天:不过呢,宋代监察还是存在封建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一些问题。比如,制度的执行时断时续,缺乏连续性;宰相和皇帝之间争夺监察控制权的斗争激烈;“亲属回避”制度时常遭到宰相、御史台长官的抵制和破坏等等。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宋代在削弱宰相、御史台长官对监察控制权的同时,又加强了皇帝在这方面的权力,但这无疑是给监察官们戴上了更为沉重的屈从桎梏。

晨光: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里,感谢小天的做客。

 

(十一)元代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来说说元代的监察。

小天:元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对全国进行统治的封建王朝。出于统治的需要,元代的监察制度较之前朝代有很大变化和发展。

晨光:元代监察制度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呢?

小天:御史台大变革。元代的官制体系中,将主掌监察权的御史台提高到了和总揽行政权的中书省、主掌军事权的枢密院并列的地位。这三个机构也成了元代中央权力的三大重要中枢机构。凡有公事奏禀,中书省、枢密院要与御史台“一同闻奏”。尤其是当中书省上奏重大国事的时候,必须要有御史大夫、副署丞相(也就是中书省右丞和左丞)的奏章才能生效。所以忽必烈就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则是我用来医治左右两手的。”

晨光:这么看来,与之前相比,元代御史台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天:的确,在元代,御史大夫的品秩(zhi)是一品大员,这在唐宋可是没有过的。而在御史台的组织架构上,元代取消了台院,将殿院降为殿中司,只保留了察院,将台院的职责并入察院。察院因为台院的并入而一跃成为御史台中最重要的机构,权重人多。另外,在元代,大理寺被废除,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由御史台直接监察刑部司法活动的局面,御史台的司法监察权得到了扩大。

晨光:那么元代的地方监察有什么变化吗?

小天:那就更加正规了!

晨光: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天:元代以前,历代王朝都没有在地方上建立过正规的监察机构,只是采取各种不同的监察措施与方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方监察系统而已。但到了元代,为了适应地方监察工作的需要,在全国划分出若干道作为监察区。各道设置专职监察机构,最开始叫“提刑按察司”,后来改称为“肃政廉访司”。当时还有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行御史台(简称“行台”),主管全国十个行省的监察事务,同时总制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

晨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制度和机构完善,疆域空前扩大的元代,统治者就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监察相结合的问题了。也使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与组织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小天:是的。但这背后围绕地方监察制度的存亡还是有激烈斗争的。最开始,每当一些有权势的大臣专政时,总是忌惮监察官弹劾其罪恶,就以各种借口“奏罢”(也就是请皇帝取消)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而另一批廉洁、刚正不阿的监察官和充当顾问的元老就针锋相对、竭力维护这两个机构,坚持不可罢废,如果罢废则立即“奏复”(也就是奏请皇帝恢复或者保留)。在元代初期的20多年里,在地方监察机构的存废问题上,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元世祖忽必烈也一直态度不坚决,忽而同意权臣奏罢,忽而又支持御史台官员的奏复。

晨光:看来,自成体系的正规地方监察机构自元代以来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绝非易事啊。

小天:确实如此。另外,元代在监察制度方面还开创了“台谏合一”的先例。取消了言谏机构——门下省和谏院,不再设置专职的谏官,其言谏职责划归御史台,御史就集弹劾与言谏职责于一身了。“台谏合一”也有利弊两方面:一方面监察权和监察活动得到了集中;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起初设置专职言谏官的目的,就主要是为了规谏皇帝失误,完全取消了规谏皇帝的专职机构,也就导致了对皇帝的约束与节制进一步削弱。

晨光:但是总的来说,监察力量在元代还是得到了增强。那么这一时期有什么著名的历史监察故事吗?

小天:有的。至元二十一年,卢世荣任中枢右丞还不满十天,就遭到了御史中丞崔彧(yù)的弹劾,崔彧认为卢世荣不能当中枢右丞。卢世荣反而诬陷崔彧忤逆皇帝旨意,将崔彧罢官。之后,治书侍御史韩政再次以“牟利罪”弹奏卢世荣,也遭到了卢世荣的迫害而被流放。监察御史陈天祥将个人安危荣辱置之度外,再次上奏《论卢世荣奸邪状》。最后,御史中丞郭佑终于弹劾倒了权倾朝野的卢世荣。忽必烈下令诛杀卢世荣。

晨光:把卢世荣这只“大老虎”打倒,对那些不避权贵、刚正清廉、为国为民、前赴后继的的监察官员们就是最好的褒奖。

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里,感谢小天的做客。

 

(十二)明代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接下来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要来谈明代的监察。

小天: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胜利的基础之上,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王朝。明代在加强皇权的过程中,对监察制度也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比前代更完备、也更严密。

晨光:那么,明代的监察机构是怎么改革的呢?

小天:最初,明代的国家政体还是沿用元代的,同时也继承了汉唐体制的某些内容。但后来,明代把御史台取消了。到明洪武十五年,都察院成了明代全国最高的监察机构。在明代,谏官和谏官机构曾一度恢复。“给事中”是当时恢复的主要谏官机构。为了对应当时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组织架构上就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因此也被称为“六科给事中”,最开始属于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中书省被撤销,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升格为隶属于皇帝的独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裁省谏官时,六科给事中却被保留了下来,用以专门对六部进行监察。与六部一样,六科给事中也同样直属于皇帝。晨光: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可谓是明代监察利器,他们具体怎么分工呢?

小天:都察院负责弹劾结党营私、擅权乱政、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官员;同时都察院的监控还延伸到了思想文化领域,对文人学士的监控也是他们的职责。而且遇到了特别重大的事(案)件,要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共同审理。

六科给事中是有言谏权力的,也就是给皇帝提意见。但在封建社会,这个工作就要特别讲究方法和艺术,搞不好,龙颜一怒,就可能给进谏人带来杀身之祸。给事中还有一项职责就是复核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命令以及核查群臣给皇帝的奏章,订正其中的失当之处。给事中也有监察、弹劾官员的权力,但是与都察院不同,给事中主要以中央六部官员为监察对象,六部以外的中央和地方官员才归都察院监察。另外,六科给事中还有权参与对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等高级官员的遴选和司法监督工作。

晨光:那么在地方监察层面呢?

小天:首先,明代都察院的监察御史除了对中央各级机构(包括六部和都察院自身)进行监察之外,还经常接受皇帝直接委派,以巡按御史的身份到地方巡察。另外,明代省一级建制为“三司”并立,也就是行政系统的布政司、监察系统的按察司、军事系统的都指挥使司。其中,按察司对地方的监察范围也是很广的,凡是本省内的事情,事无巨细,无所不察。在一般情况下,按察使可以独立行使职权,但是遇到要事、大事,则是要与布政使和都指挥使会商,并通报巡按御史和巡抚之后,向都察院报告,请示处理办法。而且,按察司与巡按御史之间地位不相上下,可以独立行使各自职权,没有上下隶属关系,双方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纠弹。

晨光:这种双重监察体制的确是对以前历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发展。那么明代的著名监察故事有哪些呢?

小天:明代初期的监察确实动了真格!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谷王朱橞(huì)专横骄恣、侵占公税、抢夺民田、滥杀无辜,还谋夺皇位,激起了朝野公愤。左都御史刘观等人痛斥朱橞的种种罪行,大声疾呼“这种情况都不责罚,拿什么来以儆(jǐng)效尤?”,于是奏请明成祖朱棣(di)大义灭亲,将朱橞法办。在刘观等人的弹劾下,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以谋逆罪将朱橞削去王爵,废为庶人。

晨光:明代的监察还是很有魄力的,哪怕是皇亲国戚,只要违反法律,也是一视同仁。

小天:其实不光是皇族,面对权臣,明朝监察系统官员同样也肩负使命、无所畏惧与之斗智斗勇。明武宗时期,宦官刘瑾专权,给事中戴铣(xiǎn),御史彦徽、蒋钦等人多次上疏奏劾,列举刘瑾的种种罪行,痛斥刘瑾为“蠹(dù)国之贼”(也就是说他是像小虫子一样蚕食国家的窃国大盗),请求明武宗杀掉刘瑾。最终,在数十位监察官的弹奏下,祸国殃民的刘瑾在明正德五年,被明武宗处死。

晨光:这真是大快人心啊!

小天:另外,我还要说一个在明代曾经一度声名显赫的权臣严嵩,他在明代专制朝廷权力长达二十年之久。但是即便如此,明嘉靖年间,监察官们与严嵩的斗争也从未停止过。御史桑乔、谢瑜、喻时、王晔、何维柏、赵锦,给事中胡汝霖、沈良才、吴时来等人都曾经先后弹劾过严嵩及其子严世藩。在这期间,虽然许多监察官因为反对严嵩父子而遭到迫害,但最后严嵩还是被罢了官,严世藩则被发配戍边。

晨光:应该说,这一时期明代监察官员所进行的这些监察弹劾,是卓有成效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提高了官吏素质,是有助于封建政权稳定的。

小天:但可惜的是,到明代中叶以后,封建统治日趋腐败,封建监察系统作为封建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摆脱逐渐崩坏的局面,其监控作用也就随之丧失殆尽了,并没有善始善终。

晨光: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本期的《谈古说今话廉政》就到这里,感谢小天的做客。

 

(十三)清代的监察

 

晨光:大家好,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欢迎继续收听《谈古说今话廉政》,我是晨光。接下来继续和知名作家王小天一起聊一聊《监察史话》。今天咱们要来谈清代的监察。

小天:清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封建政治制度经过之前历朝历代的发展,到了清代已经相当完善了。但是,在清代,封建社会的僵化、保守、专制、腐朽没落等种种弊端也更加地暴露无遗。

晨光:那么清代的监察制度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

小天:在入关前,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创立了具有满族、蒙古族文化色彩的集军事、行政于一体的八旗组织。后来皇太极又依照明代的政权体制建立了六部,还建立了“内三院”(也就是内国史院、内秘术院、内弘文院),并在六部和内三院的基础之上设立了全国最高监察机构——都察院。这也完全是根据明代政体建立起来的政权监察系统。而清代前期的“汉化”过程是清王朝实现进关、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代王朝的基本文化因素,同时也是清代监察体系建立的基本背景。

晨光:咱们再来说清代监察机构的组织架构吧。

小天:都察院是清代监察权高度集中的最高领导机构,左都御史是都察院最高长官,地位与六部尚书相同。六科给事中、御史处、十五道监察御史、五城察院等中央、地方监察机构,都隶属于都察院。要特别地说明一下,在明代六科给事中有一定的驳奏权,还可以对六部进行监察弹劾。但是到了清代,六科只能做一些对在京各官署进行稽查的工作了。这样一来,六科给事中的职权被削弱,但是却增加了都察院的权力,扩大了都察院的监察范围,使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机构达到了空前的统一。而清代的御史处与秦汉以来的御史府、御史台也是不一样的,他是专门的审计机构,侧重的是财务监督。不过,到了清光绪年间,御史处被裁撤掉了。

晨光:小天,你刚才说到的主要是清代中央层面的监察组织架构,那么清代的地方监察呢?

小天:在地方监察层面,总督、巡抚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兼任地方最高的监察官。

全国还设置了按察使18人,每个省一人,主要办理本省的刑事司法案件、出任乡试的监考官、担任官吏的考核官等等。到了清光绪年间,按察使被裁撤,改设提法使。

另外还有道员,分为守道(也就是布政使司派员驻守某一个地方)和巡道(也就是按察使司派员巡察某一个地方),守道偏重监察财政经济,巡道偏重司法监察。从清雍正年间开始,道员还可以以密折形式直接向皇帝奏事。

当然,清代还有十五道监察御史来考核百官、监督考试、参与并监督司法审判、监督处决囚犯等等。

同时,还有专门负责京师地区治安与监察的机构——五城察院(也就是把京城分为了中、东、西、南、北五城,都察院分派御史巡察各城,同时为巡城的御史在各城设置办事衙门。主要是处理地方事务,督察奸弊,维护社会治安)。这个部门到清光绪年间也被撤掉了。

晨光:按理说,在封建社会,清代的监察体系已经是很完善了,但为什么还是走到终结的末路上去了呢?

小天:在封建社会中,监察制度是一种具有双重职能的特殊制度。它既是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又是地主阶级用来维护封建法制、进行自我调节的权力机关。它们既相互适应,又相互制约,一旦失去了平衡,势必影响政治的发展方向。清代前期,也就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各位皇帝励精图治,监察机构职能发挥得比较充分。清顺治时期的大学士陈名夏,康熙年间的鳌拜、索额图、明珠等,都因为结党营私、威胁皇权而屡遭御史弹劾。又比如清乾隆时期,贪污大案一桩接一桩,乾隆皇帝依监察官的劾奏,往往给予贪官污吏极为严厉的处理。他常说“这样的低劣官员,多留一天,则百姓多遭受一天的残害,国家多遭受一天的蚕食”。这一时期,经监察官举劾而被处死的官员不计其数。到了清朝末年,就连权势显赫的大太监李莲英,也曾受到御史朱一新的弹劾。

晨光:但即便如此,清代还是亡了。

小天:没错。因为清代毕竟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核心,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封建王朝,又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高发展形态。这种政治的特殊性削弱了监察制度对于官僚政治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导致了清朝中后期吏治的日趋败坏。所以,清代才会有大贪者如和珅,据说贪腐家产折合白银不下八亿两;清代的小贪官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种腐败的吏治,使得人们无法生存下去,人民的反抗斗争也日益激烈。随着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步步侵入,中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地激化,终于在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伴随着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也就寿终正寝了。

晨光: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清风侠在路上》,《谈古说今话廉政》之《监察史话》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小天的做客。

 

——来源于三湘风纪网

责编:杨敬法  审核:吕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