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官清若水

信息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网站 发布日期: 2018-11-05浏览次数:

隋朝年间,新安县有一赵姓家族,父名赵肃,在东魏时曾任新安太守,遂即安家在新安,长子赵正礼,也担任过新安太守,次子赵轨就是本文的主角。

赵轨担任济州別驾(相当于副市长),住在一个四合院内,邻居家种了一棵大桑树。6月份,桑椹挂满枝头,树枝伸到了赵家,赵轨的两个儿子赵弘安和赵弘智也就七八来岁,看着树枝上红艳艳的桑椹,直流口水。

某日,春光明媚,弘安和弘智两兄弟正在望椹兴叹,忽然,一片云儿来,一阵风儿刮,桑树欲静而风不止,眼看那一个个红的发紫的桑椹像雨点一样落下。弘安和弘智急忙各拿一碗,捡起了桑椹。不久,二人就各捡了满满一碗。

俩兄弟正欲品尝桑椹,赵轨刚好下班回家,见到二子手中的桑椹,问清情况后,赵轨让二兄弟把地上的桑椹全部捡起,他带着两个儿子把桑椹送还给了邻居,回家后,他教育两个儿子说:“我不是用这种行为求得名声,想来这是不劳而获的东西,东西虽少,我不愿意侵占,你们应该把这个话记在心里,引以为戒。”

赵轨爱护百姓财产,能够以身作则。一天晚上外出,赵轨随从的马跑进农田,踏坏了庄稼。赵轨停下马一直等到天明,查找到庄稼的主人赔偿了钱后才离开。官吏百姓们听到这件事后,感叹不已。

赵轨在齐州当别驾四年,清正廉洁、任劳任怨,每年年终考核优秀。持节使者(相当于现在的考核组长)梁文恭将赵轨的政绩上奏朝庭,隋文帝对赵轨进行了嘉奖,赏赐给他三百匹绸缎,三百石米,并提拔他入朝任职。

赵轨离任这天,齐州的父老乡亲们洒泪送别。送行的人恋恋不舍,大家眼含热泪,半天时间,车子才走了半里。此时,一位老大爷捧着一碗清水,颤巍巍地敬奉到赵轨面前,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们不敢以壶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献上一碗清水,以水代酒,为您饯行。”赵轨非常高兴,接过水碗,一饮而尽。

“官清若水”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后赵轨任满退休回到新安,62岁时病逝于县城。其子赵弘智在父亲的教育下成为一代大儒,于唐高宗时担任国子监祭酒(唐朝最高学府校长,从三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心怀百姓的人呀!百姓心中自有你。”赵轨能够勤政爱民,爱惜百姓财产,将“受贿纳财”视作水火,终受百姓爱戴,得到“官清若水”的赞誉名垂青史,良好的家风使儿子终成大才。(洛阳市新安县纪委监察委 李留拽)